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卷 第三十四章 盐引

作者:星辰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才一秒记住【努努书坊 www.kanunu.info)

    在古代,盐铁等重要物资都实行专卖,由朝廷控制产销,也就是说,未经朝廷允许各类商贩都不能买卖盐铁等重要物资,而盐引就是古代朝廷发给盐商的食盐运输与销售的许可凭证。

    说到盐引,就不得不说说这古代的盐价了,现代人吃着一两块钱一斤的盐,可能觉着盐这种最基本的消费品应该相当的便宜,在古代最多也就几块钱一斤。

    这样想就错了,就以嘉靖年间的盐价为例,据《盐政志》记载:嘉靖初,湖广、江西一带每盐一斤卖银三分四分,南直隶每盐一斤卖银一分五厘。

    明朝一分银子大约相当于现在六十块钱,三分四分就相当于两百块左右,一分五厘就相当于一百块左右。

    也就是说,嘉靖初年,盐价最便宜的南直隶,食盐也要一百块钱一斤,而湖广、江西等地,食盐价格是两百块一斤,有没有搞错?

    没搞错,明朝的食盐就是这个价,最便宜的时候也需要几十块钱一斤,最贵的时候甚至达到了三四百块钱一斤!

    明朝的盐价为什么如此离谱呢?

    其实,明朝的食盐生产成本也不高,朝廷向专门负责制盐的灶户征购食盐的时候,每四百斤仅支付大米一石,也就是说灶户生产食盐,每斤成本还不到一块钱。

    但是,商品的销售价格大多不是由成本决定的,影响商品销售价格的因素很多,明朝的食盐生产成本的确不高,但是经过层层盘剥之后,这盐价高的就有些就离谱了。

    明朝的食盐买卖实行开中法,简单来说就是盐商想要买卖食盐,必须按朝廷的要求向边镇运输粮草辎重以换取盐引。

    这开中法看似简单,过程却相当的复杂。

    首先,盐商必须向南京户部申请盐引,也就是向朝廷承诺,将运送多少粮草辎重到边镇,南京户部接受申请之后便会给商户发放相应的盐引领取凭证,并将相应的盐引散发到各个边镇。

    然后,盐商必须将承诺的粮草辎重运送到相应的边镇,经边镇将领又或巡抚、总督等官员验证之后,才能换取相应的盐引。

    盐商领到盐引之后,还必须去相应的盐场支领食盐,最后才能运到指定的区域贩卖。

    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附加成本就比较吓人了,远远超过了食盐本身的成本。

    比如,盐商向南京户部申请盐引的时候就必须缴纳盐税,盐税的标准是每引三两,而一个盐引也就能支领三百斤食盐,也就是说,光是这盐税一斤就高达五六块。

    就这还不是全部,盐引可不是你申请就能分到的,要是你没有找到关系,申请交上去也是白搭,人家根本不会鸟你,而这拉关系又得花钱,杨聪的爷爷杨荣找的就是魏国公府的关系,具体花了多少钱,杨聪也不清楚,总之不会低于相应的盐税,也就是说,光是申请这个环节,食盐的附加价格就高达十多块一斤。

    紧接着就是运送粮草辎重,一般是运送五石粮草,换取一张盐引,而运送粮草辎重到边镇运费甚至超过了粮草辎重本身,也就是说,运送五石粮到边镇,运输过程中消耗的粮食都不止五石。

    这也正是朝廷实施开中法的原因,没办法,运送粮草辎重到边镇太耗钱了,还不如让盐商送过去,这样朝廷就不用花钱了,但是,这样一来,每斤盐又被附加了十多块钱的额外成本。

    就这,还不是全部,盐商可不是将粮草辎重运送到边镇就能拿到盐引,边镇的各级将领和官员那也不是吃素的,你不孝敬孝敬,他们能拖到你喷血,这一一孝敬下来,每斤盐又被附加了十多块钱的额外成本。

    然后,盐商到盐场支取食盐,还要花钱,将食盐转运到相应的售卖地,还是要花钱......

    这一整套流程走完,食盐运到售卖地,还没有开始售卖呢,盐商就已经在每斤食盐上耗费了几十块甚至是上百块钱,这盐能卖的便宜了才怪!

    现在,定国公徐延德和诚意伯刘瑜找杨聪和陆炳商议的其实就是这食盐贩卖的第一个流程,也就是南京户部发放的盐引份额。

    这盐引份额到底值多少钱呢,从朝廷征缴的盐税就能大致算出来,这会儿大明朝廷一年征缴的盐税大概是一百万两左右,而盐商拉关系,获取盐引份额所花的钱大概是盐税的一倍,也就是说,这盐引份额一年就能产生两百万两左右的“红利”!

    这两百万两左右的“红利”夸张吗?

    一点都不夸张!

    螨清乾隆年间就曾爆发过“两淮盐引案”,这“两淮盐引案”的起因就是新任两淮盐政尤拔世向盐商索贿不果,然后便向朝廷揭发其前任普福贪腐。

    结果,乾隆下旨一查,饿滴乖乖,尤拔世的前三任盐政官吉庆、高恒、普福在十多年时间里共计收受盐商贿赂一千零十四万一千七百六十九两六钱!

    螨清的两淮盐政也就是明朝的南直隶一地盐政,盐引仅占所有盐引的三成左右,也就是说,如果垄断了所有盐引份额,十多年时间就能“收入”三千多万两!

    这么巨大的利益,夏言和严嵩自然不会放过,而魏国公一系则代表着原来的利益集团,他们自然也不肯放手,这就是定国公徐延德和诚意伯刘瑜找杨聪和陆炳商议的原因。

    卧槽,这夏言和严嵩胃口好大啊,他们竟然想打破原来的利益分配原则,独断所有盐引份额!

    他们吃的下去这么大块利益吗?

    光凭他们两个肯定吃不下去,不过,他们肯定也找了其他势力帮忙,这么巨大的利益,想分一杯羹的肯定很多,他们只要放出风声,估计很多人都会像苍蝇发现臭肉一样蜂拥而至。

    这事牵扯也太大了,他一个新科状元能管得着吗?

    杨聪看了看陆炳,随即严肃的问道:“你们以前占多少份额,这次,你们准备怎么做?”

    定国公徐延德下意识看了看四周,随即小心的道:“我们定国公府和魏国公府以前各占一成左右,这次我们只想保住我们的份额,但是,他们都被夏言和严嵩收拾的差不多了,这南京户部尚书之位他们是没指望了,所以,我们只能另谋出路,清风,你觉得阳明一脉会不会对这个感兴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